医学人文讲堂
【北大医学人文讲堂青年学者系列7】林尔嵘:病史采集中的问答:从吸烟问题看患者的阻扰与医生的对应
时间:2023-12-22 10:25:00 来源:
2023年12月19日周二下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讲堂青年学者系列第七讲(亚洲医疗会话分析CACE Asia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医学部逸夫楼716会议室举办,并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同步进行。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及语言学系助理教授林尔嵘博士应邀到我院作题为“病史采集中的问答:从吸烟问题看患者的阻扰与医生的对应”学术讲座。讲座由医学人文学院医学语言文化系副主任李芳副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师生线下参与,同时有来自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深圳大学等会话分析相关领域的多名学者线上参加,线上线下共参与50余人。
李芳副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上,林尔嵘老师首先介绍了问诊时吸烟史的病史采集中医患互动的背景知识。他指出,吸烟危害健康是广为人知的常识,而在抵制吸烟政策更为严格的新加披,吸烟不仅仅反映各人生活习惯,更被视为负面社会标签,因此在与患者讨论吸烟问题时,医患双方都面临互动压力。
林尔嵘老师报告
随后,林尔嵘老师指出,病史采集(history-taking)是一种问答序列组织(question-answer sequence),是互动中的相邻对(adjacency pair)。他围绕会话分析理论中的三条相邻对组织原则,通过实际会话文本和音频示例,与参会人员一同回顾了“先发行为强制性的后续行为必须出现”、“先发行为和后续行为必须是配对类型的行为”、“先发行为问题的话轮设计对于接下来回复的话轮设计施以制约”等相关内容。
接着,林尔嵘老师基于新加坡152例泌尿科初诊或复诊的真实医患互动片段,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患者如何迂回答复吸烟相关问题,以及医生如何应对这种回应。他指出,吸烟患者与非吸烟患者的回应方式存在鲜明对比,前者面对医生问及自己是否吸烟时,回复往往存在不及时回应、附加辩解、侧面回应等会话结构特征,而不遵循各种会话机制的制约。同时,医生常通过重复回应、重新设计问题等会话对策,细化问题问法,照顾患者的生理心理,间接挖掘患者的真实病史。林尔嵘老师还强调,研究医患互动中敏感性问题(如吸烟问题)的回应方式,揭示患者回应特征和医生的各种对策,可以加强医生对精细话轮设计的认识,从而提高医患问诊质量。
参会人员认真聆听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参会人员提问积极,林老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线上线下的学者、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大家围绕医患会话分析研究选题的方法、医患会话语料获取方式、多模态分析的重要性等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医疗会话分析的社会意义。
参会同学积极提问
在积极提问中,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进入尾声。李芳老师对林尔嵘老师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向他表示感谢。本次讲座为学者们提供了深度学习和讨论医患问诊中沟通策略的机会,提高了师生对医患互动研究的了解和认识,也推动了我院医疗会话分析方向的学科发展和亚洲医疗会话分析学术交流。参会人员受益匪浅,并在结束后进行合影留念。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供稿:医学语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