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生死教育导论》开讲啦!柯杨教授与医学生畅谈生与死
时间:2023-03-03 05:11:00 来源: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在上世纪就开展了生死教育的工作坊或独立课程,而国内的生死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更是只教医学生如何“救人”,并未教医学生如何“送人”。而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伴随国家推进“安宁疗护”,对医学生的生死教育愈发显得急迫和必要。
本学期医学人文学院开设的医学部本科生的死亡教育课程——《生死教育导论》,并于2月22日开课。原北京大学副校长柯杨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了第一讲:《感悟生与死——让我们一起思考与探索》。课程负责人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课程设立目的与课程授课计划等基本情况。
柯杨教授以生死教育的三境——直面、认知、豁达为主线,基于生死态度和临终关怀两个主要内容,结合自己求学于医学院、工作后从事肿瘤研究和医学教育管理的经历,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柯杨教授就“人能长生不老吗?”、“存在永生的生命吗?”、“繁衍的方式有多少?”、“冻存算永生吗?”、“克隆人的价值意义?”等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人类作为“高等”生物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多样化的后代、不断地繁衍和进化,但其代价就是,基因里刻上了死亡的密码。“死亡之问”很大也很难,而对于医学人来说更具特殊性。直面和认知死亡,可以提升自身觉悟和职业责任,既能帮助他人,也能帮到自己。
然后,柯杨教授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医学进步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医疗缺乏温度。她以重症监护病房(ICU)这一医学技术进步的典范为例,指出ICU在成功救治成千上万生命的同时,却也衍生了一些问题,例如病人与亲朋好友隔绝、个人意愿无法表达和遵从、过度治疗耗费医疗资源、临终关怀的缺失等等。事实上,技术取代不了人性关怀。虽然技术一直飞速发展,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性对关爱的需求,这也是强调医学人文回归的原因。
随后,柯杨教授指出,找回医学的“温度”要从临终关怀开始。她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姑息的原则内容,增加患者生存期每一天的质量,而非单纯拖延生存的时间。她认为,临终关怀体系包括理念、法规政策、医疗体制、技术、评估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努力;临终关怀的内容包括了不过度治疗、支持疗法、症状管理和人文关怀。我们需要建立独立或医院内的机构、形成相关学科、培养专业人才梯队、培育广大医务人员理念,推动临终关怀体系的发展。
最后,柯杨教授鼓励同学们锻炼交流能力、学习换位思考、懂得倾听患者,做有高超技术、高度责任心、高水平交流能力的好医生。
《生死教育导论》课程是在柯杨教授的支持和指导之下,由医学人文学院开设的医学本科生通选课。授课团队由来自医学(柯杨教授、唐丽丽主任医师)、法学(王岳教授)、哲学(王一方教授)、社会学(赵忻怡老师)等多个学科的教师组成,除了理论授课与讨论、电影赏析外,还计划安排了撰写墓志铭、遗愿清单、遗嘱与生前预嘱、葬礼仪轨等一系列模拟仪式。相比于同龄人,医学生可能更早或更多地接触到生死相关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教育改革和创新,使医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培养未来医疗工作者处理死亡相关问题的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能力。
(供稿:赵忻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