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医学史料收集与研究中心召开医学博物馆文化研讨会
时间:2021-10-28 10:17:00 来源:
2021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料收集与研究中心召开了以“基于北京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播创新研究”为题的学术研讨活动。此次会议,也是2021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规划项目的开题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北京科技馆朱幼文研究员、首都博物馆龙霄飞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宋向光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张大庆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郑洪教授莅临指导。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兼医学史料收集与研究中心甄橙主任主持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会议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在京单位的专家,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师生参与线下研讨,还有校外部分师生参与线上活动。
甄橙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与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国外学者关于医学博物馆已有较多地综合研究,如2011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病态好奇心:19世纪的英国医学博物馆》,2013年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出版的《医学博物馆:过去、现在、未来》,葡萄牙学者撰写的《葡萄牙医学博物馆的过去和现在》,希腊学者马蒂娜对47个医学和解剖博物馆网站进行了梳理。国内学者关于医学博物馆的研究多为医学某个领域的专题研究,如中国传统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等主题的博物馆,目前针对北京地区的医学类博物馆的综合研究较少,针对医学博物馆的文化传播研究更为罕见。因此对于北京地区的医学类综合博物馆建设与研究,尤其是医学博物馆的文化挖掘和文化传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专家们围绕医学博物馆的文化挖掘与传播创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朱幼文研究员指出,目前国内的中医药博物馆很多,西医博物馆却很少,医学博物管文化研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公众和决策者理解,为什么要建立医学博物馆?因此在公众十分需要医学科普知识的时候,医学博物馆建设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知识传播和体验功能。
龙霄飞研究员指出,针对医学博物馆的文化研究非常有新意。作为医学史的专业研究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医学史的学科优势,将博物馆文化与医学史研究结合起来。从博物馆学、博物馆历史、医学史、北京四个维度来开展医学博物馆的文化研究,让医学博物馆更好的为北京服务。
宋向光教授指出,博物馆的文化研究应该增加对医学人物的关注,医学博物馆不仅仅要从科学的角度、治病救人的角度关注医学,更应该对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等等方面进行关注。
张大庆教授指出,健康是对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可以将医学博物馆的设想扩大到健康博物馆的层面,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密切地结合,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郑洪教授建议在医学博物馆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同时兼顾中西医药博物馆,充分调研北京医药类资源与分布和医药文物的特色,同时拓展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现场的师生也纷纷发言,针对自己目前的研究内容和长期的工作积累,对北京地区的医学类博物馆建设提出了建议。
最后,甄橙教授做总结发言。指出医学博物馆可以通过陈列的文物,展示的图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可以将历史与文化元素通过便捷、直接、纪实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使人们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身临其境与历史交融。
医学博物馆是传播医学文化和医学知识的重要窗口。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在京单位应该相互协作,针对北京地区医学类博物馆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为未来北京地区的医学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础理论与发展框架,共同打造博物馆之都的北京形象,努力使北京地区的医学博物馆成为北京的一种文化符号。
本次研讨会恰好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庆日前夕召开,据悉202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将首次以小规模实物展的方式迎接109周年生日。希望医学高校能够加强医学博物馆建设,同时也祝愿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中国落成综合性的现代医学博物馆。
供稿: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胡云天 高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