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第15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侧记
时间:2019-09-19 04:48:00 来源:
第15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侧记
2019年8月18至23日,第15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ICHSEA 2019)在韩国全州的全北国立大学举行。
1990年,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ISHEASTM)在英国剑桥正式成立,该学会是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领域唯一的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科技史联盟(IUPHS/DHST)旗下的三个科学分会(Science Sections)之一。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是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旗下一个系列学术会议。
历届东亚科学史会信息如下表:
届次 |
时间 |
会议地点 |
1 |
1982 |
比利时鲁汶大学 |
2 |
1983 |
香港大学 |
3 |
1984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4 |
1986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
5 |
1988 |
美国加州大学 |
6 |
1990 |
英国剑桥 |
7 |
1993 |
日本京都大学 |
8 |
1996 |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 |
9 |
1999 |
国立新加坡大学 |
10 |
2002 |
上海交通大学 |
11 |
2005 |
德国慕尼黑大学 |
12 |
2008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13 |
201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4 |
2015 |
法国国家科学中心 |
15 |
2019 |
韩国全北国立大学 |
本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的主题是和而不同(Harmony in Diversity)。20世纪后期历史学家,包括科学史学家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对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历史反思。根据对世界史的传统理解,现代化导致国民革命、科学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层次化表达。这种结论以文化或地域之间存着固有的、不可通约的差异为前提。许多学者对此进行反驳。近年来,研究东亚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的学者已经致力于将文化、科学领域新的分析框架概念化、具体化。这些新的研究方法试图揭示跨地区的、全球关联的现代化的不同历史轨迹,以及世界各地科学事业随时间推移呈现的多中心景象。东亚科学文明的历史呈现出 “和而不同”的哲学精神,展现了东亚历史进程的开放性、多样性与普遍联系。
第15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共吸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超过450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会议内容涉及医学史、物理学史、数学史、天文学史和环境史等多个内容,以医学史、护理史、药物史发言尤为突出。大会根据各个学者发言的主题与内容,共设70余个讨论小组。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教授甄橙、博士后张蒙、硕士研究生胡云天参加此次会议。甄橙教授做了题为“Realizing Dreams in China:Anna D. Wolf and PUMC Nursing School”的报告,讲述了协和护校首任校长沃安娜的成长经历,并在中国实现护理高等教育梦想的历程。张蒙报告的题目是“Japanese Colonial Botany in Manchuria and the Birth of Manchukuo’s Pharmacopeia for Chinese Medicine”,探讨了近代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探矿,以及伪满洲国时期传统医学的崛起所揭示的中药的二元性。胡云天的发言“Marion Ya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dwifery Education in China”,介绍了20世纪初中国妇婴卫生的问题,以及杨崇瑞为推行助产教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参加此次国际会议,了解到国际东亚科学史前沿学术问题,也展示了中国学者的风采。除北京大学外,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也都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 胡云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