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北大医学人文讲堂第72期】东亚防疫网建立初探:从殖民医学到国际卫生

    2019年4月2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Barbra Bates Center研究员刘士永访问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东亚防疫网建立初探:从殖民医学到国际卫生”的精彩讲座。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教授主持讲座。

    刘士永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专攻东亚公共卫生史、环境史和殖民医学史。其2009年出版的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 and Policy in Japan-Ruled Taiwan系英文世界第一本有关日本殖民医学史的专著。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源自其目前正在撰写的书稿《冷战医学史》。刘教授由重建历史脉络入手,讨论了东亚地区在1920—1960年代如何从殖民防疫网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卫生网之摇篮,兼及美式医学与消费经济对于推进此历史进程的影响。

    自19世纪以来由于航运与移民频繁所致,东亚地区在人为开发及商业市场拉动之前提下,于20世纪前半叶进入疫病与环境开发相互牵引并各地发病样态趋近的情况。意即本区域因为经济开发模式相近,不仅拉动相关商品与人口之流动加速,同时也增加了许多疾病从地方性风土病变为区域流行病疫情的风险。举凡19世纪末的霍乱、鼠疫,乃至于20世纪之西班牙流感、肠伤寒等,皆可为上述观察之佐证。有鉴于国际疫情流动加速,国际联盟卫生组织(The 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于1920年代以防堵东方疫病向西方扩散为由,加大力度投入远东地区防疫网建构。然而受限于当时欧陆外交之威斯特伐利亚原则(Westphalian Principles),东亚地区之殖民政治现实因无法兼容于此原则,国际卫生网不免出现区域变形与妥协。下迨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国联既有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美国援助与冷战外交等新的因素,从而建立起20世纪下半期之“国际卫生(international health)”架构。此一架构除有继承国联原有基础、思考与调和日本殖民医学在本地区之遗留外,更下启美国在冷战时期以医疗及卫生为途径,介入东亚地区经济、政治,乃至于环境资源利用之先声。此外,由于世卫组织各个区域办公室(Regional office)中,仅本区域之西太平洋办公室(West Pacific Regional Office)所辖范围以海域交通为主,且在二战前又多为各国之殖民地区,因此研究本地区之防疫史后显示,东亚既可能是旧国际卫生概念终能突破威斯特伐利亚原则,甚至成21世纪走向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之先行者;同时也是二战后受美式消费经济与其相应疾病型态影响,如第二型糖尿病、三高风险等并存与快速发展的地区。

    在提问环节,听众就“东亚概念的界定”、“美国殖民菲律宾的历史”、“沙俄时期对东亚的海港检疫”、“北里柴三郎的血清学”等问题与刘士永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刘老师的研究将此前原本被孤立看待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远东热带病医学会和国联卫生组织重新网络化,使我们得以从新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东亚格局。在此基础之上,战后美国医学对东亚的影响也不再仅仅是医疗技术援助那么简单,而是继承了战前东亚的网络,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医学史与医学哲学系 张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