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全民健康中的医学人文”——北京论坛分论坛暨第三届北大医学人文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时间:2024-11-07 03:09:00 来源:
合影
2024年11月1日至3日,第二十一届北京论坛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创新时代与人类发展”为主题,下设13个分论坛、2个专题论坛和3个海外论坛。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承办了其中的“全民健康中的医学人文”分论坛暨第三届北大医学人文国际会议。此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医学人文学者智慧,分享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开展了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对话,深入探讨了医学的本质与价值,共同谋划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来自北美洲、欧洲、非洲及亚洲的50余位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超过50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近300名代表参与旁听,共同见证了这场学术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徐长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主持。
王维民致辞
王维民在致辞中强调,在医学技术持续突破的背景下,医学教育中应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兼具扎实专业知识和深厚人文素养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助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促进人人享有高水平健康目标的实现。北大医学始终秉持“厚道”精神,扎实推进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改革,稳步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他围绕医学人文教育分享了四点感受:一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第四代医学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医学人文素养提供支撑和保障;二是医学人文与临床医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三是医学人文的培养要注重发挥好隐匿性课程的作用;四是北大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学系的组建对实现医学人文和临床的整合具有重要价值。
徐长顺致辞
徐长顺指出,科技与人文共同承载了医学的使命,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无法弥补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他提出了回归医学人文精神的三个“离不开”: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思想根基离不开人类文明成果厚实的土壤,在中国尤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二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践运用离不开叙事医学这个好工具;三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效践行离不开一支“致良知、达良能”的好医生队伍。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技术的发展互补互动、共融共进,叙事医学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架通了医学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桥梁。
韩启德致辞
韩启德表示,此次北大医学人文国际大会和北京论坛分论坛联合举行,凸显了全民健康中医学人文这一主题的重要性。他强调,健康是基本的人权,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全民健康覆盖意味着人人都可以从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获取所需要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民健康也是最好的“医学人文”。他对论坛提出了三点期待:以人为本、共筑理念,高举人文旗帜,照亮健康之路;立足实践、交流经验,强化人文行动,夯实医学初心;充分对话、深入碰撞,汇集多方智慧,推动全民健康。
第一场报告会上半场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教授主持。
郭莉萍主持
John Launer作报告
伦敦大学学院的John Launer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叙事的医疗实践”的报告。作为“邀请变革的对话”(CIC)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介绍了如何通过叙事医学帮助医疗从业者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与顾虑,强调倾听患者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叙事医学在临床实践和沟通技能培训中的广泛应用。
Neil Vickers作报告
伦敦国王学院的Neil Vickers教授以“叙事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为题,结合自身流行病学与文学领域的跨学科背景,诠释了叙事理论在理解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中的独特价值。强调了早期不良经历(ACEs)对健康的深远影响,阐释了社会隔离和不平等如何通过“嵌入身体”影响健康。
第一场报告会下半场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琦副教授主持。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Jurgen Pieters教授作了题为“阅读疗法与小说药理学”的报告。他以古希腊神话英雄奥德修斯的故事为例引入阅读疗法,比较了阅读疗法的两种形式:一种类似“止疼片”,通过将特定的作品推荐给读者,转移读者的注意力帮助他们从疾病和痛苦中短暂解脱出来;一种则类似“疫苗”,不是让大家远离生活的苦痛,而是让大家认识自我,从而有力量面对生活的困境。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张大庆教授报告了“规划与组织:新中国早期的疾病防治”。报告梳理了中国为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做出的规划与组织,指出新中国初期防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认为后发达国家人群短期内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是社会政治经济深度参与和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广泛应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可视为对麦基翁命题的修正。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张勇安教授报告了“全球医学人文:中国何为?”。他介绍了全球化时代下医学人文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全球医学人文研究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面对全球背景下的医学人文,中国能够为全球医学人文研究贡献新的智慧与视角,贡献中国力量。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郭莉萍教授围绕“中国的健康人文与医学人文”作了报告。她对中国目前的健康人文和医学人文概念进行了阐释,并详细介绍了医学人文和叙事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她指出,目前,医学人文和叙事医学正逐步被纳入到医学院校的教育当中,截至2022年国内有71所院校教授医学人文方面的内容。医学人文和叙事医学在中国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扩大,在改善医患关系,减少针对医护人员暴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场报告会上半场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苗淼助理教授主持。
英国杜伦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主任Angela Woods教授以“人文学科能为精神疾病做些什么?”为题,从临床和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了精神疾病的定义及其对于患者认知、社会身份、自我看法的影响,指出文学生命叙事研究之于该人群的重要性。她鼓励人文学者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在严格符合伦理的环境下进行创新试验,以期让人文的学科在多学科的融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同济大学医学院和人文学院赵旭东教授以“医学心理学的人文价值”为题作了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开设《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人文课程对于促进我国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培养医学人文素质、推广新医学模式、提升我国医药卫生服务品质的重要贡献。他重点诠释了“意义的心理学”“理解的心理学”和“主观的心理学”的概念内涵,提出相关教学和临床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批判性建议。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解志勇教授报告了“生命伦理法的建构”,指出生命伦理法主要涉及医事、药事、公共卫生、卫生健康保障四个领域,并将其贯彻原则概括为四项:一是要做对生命体有益的事情,二是不要采取有生命体有害的行为,三是自然尊严原则,四为公平公正原则。最后,他对生命伦理法的若干时代命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Wolfgang Mastnak教授介绍了“促进音乐的健康治疗”。他简要回顾了中外音乐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溯源,阐释了当今西方音乐治疗流派及其比较研究,从音乐、历史、跨文化和现代医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视角讨论了音乐产生治疗效果的潜在机制,列举了不同临床领域的音乐治疗应用现况,并期望在中国进行有关美育与心理健康领域的跨文化音乐治疗研究。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岳教授分享了“中国缓和医疗中的政策、法律问题”。他指出,从政策和法律方面规范缓和医疗的服务提供需要从准入机制、服务标准、关键药品能否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收费机制四个方面着手。在政策主导作用方面,保护患者和家属的合法权益的问题、资源合理分配问题、提高社会的认知和接受度问题尤为重要。提出要继续加大安宁疗护的推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宁疗护的政策可操作性,协同联动推动中国的安宁疗护事业发展。
第二场报告会下半场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教授主持。
首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玥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的起步与初步实践”的报告。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卫生健康事业的独特发展路径。她指出,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体系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将卫生事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置于首位,不断推动这一领域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卫生模式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也为当代医疗体系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支持,注入了持续创新的活力。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医学系的Raúl López副教授以“与医学生共同撰写历史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了汇报。他分享了学校自1978年起开设的综合课程,将社会学与人文学科融入医学生的学习中,培养跨学科视角。他还介绍了与学生共同进行的历史项目,展示了历史与医学教育的深刻联系,强调了人文学科对未来医学从业者的重要性以及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公正和医学多样化的价值。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官锐园教授作了题为“心心相遇—团体心理治疗在医学领域的价值与挑战”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团体心理治疗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她指出,团体心理治疗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营造出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困扰,特别是在人际冲突方面的困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顾宇翔教授以“创新时代的医学人文”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疾病和医疗公平等问题,医生不仅要关心疾病,更应尊重和关怀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华山医院在推进医学人文的道路上,通过融合病房、老年学校和短视频科普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关怀,致力于打造温暖的医疗环境。他强调,医学人文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助力更是社会发展的深层需求。
第三场报告会上半场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丛亚丽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的程瑜教授报告了“讲好中国故事——青蒿素援外医疗中的复调叙事”。与元叙事不同,复调叙事通过不同视角和声音的交织,为读者提供多重体验和理解。他指出,对于青蒿素援外医疗的复调叙事,要关注科学叙事与文化叙事,国家叙事与个体叙事并重、历史叙事与生活叙事并重,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洪岩壁教授以“数字时代的健康不平等”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传统的健康不平等理论有根本原因理论与健康选择论两个视角,但进入数字社会后,决定健康的社会因素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数字社会可能会带来社会结构的改变,包括社会组织方式、社会互动、价值观念、造成极端的富裕与贫穷等等,对职业的影响不一定会遵循健康梯度。
马来亚大学医学院高级讲师冯建祯报告的题目为“马来西亚医疗新兴技术的伦理抉择与挑战”。他以AI在马来西亚医疗研究中的应用为例,来阐释AI健康应用面临的伦理和立法挑战,强调要把伦理考量整合到决策与政策的制定中。
芝加哥大学麦克莱恩临床与医学伦理中心的副主任Micah Prochaska报告了“临床医学伦理在改善患者护理及预后中的作用”。他阐述了临床伦理、临床咨询的定义,并介绍了该领域的历史发展以及麦克莱恩临床与医学伦理中心目前从事的工作。
第三场报告会下半场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李芳副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土耳其帕穆卡莱大学的Göksel Altinsik Ergur教授带来了题目为“倾听病人叙事:医患关系的转折点”的分享。Ergur发言的关键词是“听和听见”,探讨了倾听患者叙事如何帮助医生理解病人的全貌。通过叙事,医学生可以从情感和伦理的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并学会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一技能,改善医患关系,从而形成更具人文关怀的医疗实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林尔嵘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医患交际中深度窥探患者对健康与医学的观念”。从会话分析角度出发,探讨了医患沟通中的理解偏差,展示了医患互动中常见的误解与冲突。通过会话分析可以揭示医患沟通中的结构性问题,有助于医学教育培养医生在实际沟通中理解患者的视角。
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Sanwar Siraj博士发言题目为“孟加拉国的医疗决策:家庭、患者和医生的三角互动”。他指出,孟加拉国的文化中家庭在医疗决策中居于主导地位,医生更多地扮演咨询和支持的角色。在一些情况下,家属的意见可能不利于患者的健康需求,此时医生需要介入,平衡医疗道德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最后,香港大学英文学院Olga Zayts-Spence副教授介绍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具有干预性吗?”。她分享了自己的团队在香港开展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聚焦于疫情对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她强调,语言学可以有效介入并改善心理健康干预的实施,鼓励跨学科合作以应对复杂的心理健康需求。
11月3日下午,大会进入分会场环节,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
分会场1
分会场1的上半场由英国Strathclyde大学的Luis Junqueira(林友乐)博士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乔玉玲副教授联合主持。南方医科大学的高一飞作了题为“医生是不是“好病人”?——家属视角的医生患病经历”的报告,总结了医生综合征的三大特征: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职业光环导致疾病的隐蔽性,患病时缺乏支持与帮助。中国医科大学的刘瑞琳作了题为“科技伦理治理背景下医学院校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要旨、困境与纾解”的报告,提出成熟的科技伦理教育应当具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即掌握知识、具备敏感的共情能力、坚定信念、进行实践。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赵阳作了题为“驾驭健康、社区和身份:后疫情世界中的苏格兰乡村舞蹈”的报告。她详细介绍并展示了苏格兰乡村舞蹈,强调了这种舞蹈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形式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促进心理健康的影响,展望了它在后疫情世界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未来图景。日本顺天堂大学的Francois Niyonsaba作了题为“非洲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的报告,强调了教育对于改变非洲医疗状况的重要性,提出了需要加大投资来培养医护人员的观点。香港城市大学的陆卫卫作了题为“两个世界的相遇:医患关于癌症治疗决策的差异叙事”的报告。她认为癌症治疗的决策过程其实是医生和患者两个世界的相遇,双方在目标制定和决策障碍方面都存在迥然不同的理解,并主张医患要形成一致的叙事以弥合意义的鸿沟。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的胡燕作了题为“初级医疗门诊患者阻抗医生治疗建议及其对患者自主性的影响”的报告。她聚焦促进卫生保健中的治疗建议环节,发现近年来中国患者对医生治疗建议的阻抗愈发频繁地从隐性形式上升到显性形式。
报告下半场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的胡燕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官锐园教授联合主持。Strathclyde大学的林友乐作了题为“治愈国家:20世纪早期中国的催眠术与国家建设”的报告。他认为民国时期出现催眠热的原因在于催眠术从一种心理的术变成了一种促进中国革命的道。香港大学的Alex K.Gearin作了题为“迷幻科学治疗中的情动氛围研究”的报告,介绍了**物及其在精神病学中的医学化,迷幻科学治疗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具体实践,并举例说明了这种疗法的多重价值。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刘俊香作了题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焦虑状况及应对的质性研究”的报告,探讨了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压力来源、人际关系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并从个体、教师、学校层面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华东师范大学的游蠡作了题为“医院药师临床身份合法性的建构:一个基于话语合法性理论的质性考察”的报告,介绍了“合法性语法”这一社会功能语言学理论,并用这一理论从权威认定、道德评价和理性解释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医院药师临床身份合法性的建构。伊斯坦布尔大学的Nurcihan Bahtiyar作了题为“生
物技术的极限是什么?”的报告。她认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会超越健康领域,导致新兴人类的出现。
分会场2
分会场2的上半场由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常姝博士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赖立里长聘副教授联合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魏裕涛汇报了“公仆型领导对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提出三级医院应引进和倡导公仆型领导风格,增强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行为,同时加强公仆型领导、医院管理和情感承诺的协同作用机制。随后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周珩分享“失落的身体——论索尔·贝娄〈陈柜旧制〉中的身体隐喻”的研究,她分享了索尔·贝娄在该小说关于患癌身体的临床观察,指出患癌的物质性身体、潜意识中的种族身体与逐渐失落的民族身份,共同体现了现代美国犹太人的生存困境和身份困惑。接着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杨柠溪汇报了“癌症主题医学人文作品〈我以为我知道:当医生成为患者〉赏析——来自译者的分享”,探讨了作者在罹患癌症后医生身份及患者身份的角色体验与心理状态等变化,提出了癌症专科人文科室建设对策。四川大学的张云帆分享了“医学研究中的性别偏差:伦理、影响与对策”,指出性别差异对于提高所有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公平性至关重要。山东大学李羽汇报了“多重空间: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女性的日常生活实践”,探讨了辅助生殖技术如何深刻影响女性的治疗实践,以及女性如何积极地构建和塑造自身日常生活实践。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黄苏晗分享了“依从还是合作:辅助生殖技术中医患人群的体验研究”,揭示了在辅助生殖医疗结局中反复种植失败的未知因素,成为影响医患信任的重要文化因素。
报告下半场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洪岩璧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赵忻怡助理教授进行主持。桂林医学院的柴伟佳进行了“健康与疾病界定中的科学判断与伦理学判断”的分享,指出医学工作者特别需要注意在研究和临床工作中个人的价值观对相关医学判断的不利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常姝和孙浩然展示了“带痛生存:内蒙古牧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痛叙事与应对策略”的研究,他们基于内蒙古正蓝旗牧区的田野调查,运用医学人类学的疾痛叙事视角与方法,考察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疾痛认知、体验与应对策略。兰州大学的李雨帆汇报了“身体社会学视角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痛调适——以甘肃H村为例”,从身体社会学视角切入,指出老年人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身体感知与应对策略,包括对身体症状的新认知、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接着中国海洋大学的樊响报告了“EMCA视角下的医学人文研究——以患者的非主要顾虑表达为例”,通过EMCA视角分析患者的非主要顾虑表达序列,指出EMCA视角在医患互动研究中具备优势。南京医科大学的邱济芳分享了“母体、年龄与风险:高龄生育问题化的政策话语分析”,基于对中国生育政策文本、医疗政策文本和产科管理文本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对高龄产妇的多维建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汪琛汇报了“互构论与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提出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价值嵌入的运行机制,确定嵌入主体同时构建实践策略,以实现对过程性伦理风险的系统性治理。
分会场3
分会场3 的上半场由杭州师范大学的周东华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的谷晓阳副教授联合主持。河北医科大学的柳云以“国内外医学生生死教育研究热点及可视化分析”为题,分享了对国内生死教育现状的思考,呼吁国内医学院校加强生死教育。哈尔滨医科大学贺苗以“流动的知情同意”为题,强调了知情同意是流动的复杂过程,启发与会者在认识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关怀临终患者。河北北方学院的李振良以“新兴生物医学技术与古老医学人道主义价值观”为题,反思了新兴生物医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提出应确保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尊严、权益相协调。北京大学的张一依、罗正鹏汇报了“动画教育纪录片中抑郁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从批判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考察了与抑郁症有关的动画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视频,分析了视频对观众认识抑郁症的影响。南昌大学的刘诗琳以“探索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间经历的质性meta整合”为题,从微观角度分析了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对国内外相关的质性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整合。
下半场由河北北方学院的李振良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的徐艳、周东华汇报了“清末民初‘麻风女’形象国际传播及其隐喻研究”,对历史上传教士对女性麻风病患的救济进行了考述与反思。首都医科大学的谷晓阳以“中西医汇通中的知识与图像重构——以“甜肉”为例”为题,着眼于胰腺一词的翻译历程,结合图像对中国近代医学知识生成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思考。贵州医科大学的张清徽分享了“抗战时期现代医学教育在贵州的本地化——国立贵阳医学院的传承与嬗变”,梳理了协和模式对其学校发展与现代医学教育的作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媛进行了“适应型男性气质下的男护士职业困境与关怀实践研究”的汇报,通过半结构访谈,对男性护士群体进行了社会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的于宗生汇报了与张剑、罗正鹏共同完成的“面向中国网民的健康科普话语策略”,对医学科普视频的语言风格进行了分析,启示与会者在面向公众科普时采取更有人文温度的方式。
本次盛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就健康人文议题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会议不仅彰显了医学人文学科在推动全球健康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突显了其对人类福祉产生的深远影响。
(撰稿:朱建强、栗洁歆、赵吉儿、毛琦、徐靖仪、周晨枫、吕艺彤、任政、孙君瑶、黄航宇、张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