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穿越时空 畅享文博——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料收集与研究中心(筹)师生参观首都博物馆

博物馆是促进公众学习、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使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历史文化的变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成就,以及人类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多样性。同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打下基础。自1977年起,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将每年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


ae59039bb8c1453a9c29e77a16db4c71.jpg


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来临前夕,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史料收集与研究中心(筹)的师生赴首都博物馆开展了“穿越时空、畅享文博”的活动,旨在走出校园,见证祖国的发展与繁荣,从更广阔角度认识和感受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北京的文化和魅力。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2001年12月首都博物馆新馆在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正式奠基兴建。新的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2bf4b01328454f449be789093716b5a6.jpg


本次活动由甄橙教授组织,邀请首都博物馆龙霄飞研究员为师生们进行讲解。师生们重点参观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展” “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展”和“北京梨园戏曲民俗展”三个展览。


5d3beb9831d040f2a791742d5aedb2c1.jpg63647b5d5aa940e59fc78186dc06c88c.jpg


“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展”的展陈规模较大,分布在三层,共分三个展厅。龙霄飞研究员介绍,北京通史展的设计理念侧重于反映北京的建城与都城属性。最早在70余万年前,古人类开始在今天北京的地理位置上繁衍生息。3000余年前,西周分封燕、蓟,秦汉以降,在纷扰融合中北方重镇开始崛起。至辽金发展为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元明清时上升为统一国家的都城。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作为人民的首都、历史古都,在赓续文脉中日新又新。新时代以来,北京全面落实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开启首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北京通史展的时间跨度之大,展陈内容之丰富,令人震撼。通过参观,同学们对北京城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结合展厅内的数字化技术和文物藏品,使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血脉传承。


ab219bfc43da40018d8da23df857497a.jpg12ef259955f048d0800ec8d6f220cbe9.jpg


“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展出了百年来新疆考古的成果。五四运动后,新疆的古迹饱受劫掠,中国知识界率先反对外国考查队肆意掠夺中国古物。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学会达成协议,组建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徐炳昶和斯文·赫定分任双方团长,由北京大学黄文弼负责指导考古工作。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经内蒙、甘肃到新疆,进行了多项考查,取得了很多重要发现,如在楼兰地区测绘了罗布泊,发现了著名的土垠遗址与小河墓地。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疆古代文明的探索规模逐渐扩大,考古成果不断丰硕。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疆考古聚焦重大学术问题,旨在深入发掘和阐释中华文明特性,展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通过此次首博参观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祖国首都建设历史的了解,为日后开展与北京地区历史变迁相关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增强了同学们作为北京大学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民族危亡时刻,北大人不遗余力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在考古发掘、历史研究、文化宣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学们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将以家国情怀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不负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供稿:医学人文学院 王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