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北大医学人文学术成果掠影第18期】
时间:2025-03-12 02:58:36 来源: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Symptom Scale (GASS) and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Anxie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文章简介
2025年3月10日, 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SSCI 1区,IF="2.9)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郝树伟副教授团队的论文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Symptom Scale (GASS) and Longitudinal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Anxie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近年来,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中职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一种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测量工具,同时探讨焦虑的潜在心理机制。研究1基于ICD-11的GAD诊断标准,开发了广泛性焦虑症状量表(GASS),并在中职学生中测试了其信效度。研究2则通过三波纵向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学校氛围、压力心态和自我同情对焦虑的影响机制。研究1结果显示,GASS具有极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 0.96)和单维因子结构(解释了81.60%的方差),且与GAD-7显著相关(r = 0.69),验证了其效标效度。此外,跨性别和时间的测量不变性也得到了验证。研究2发现,压力心态在学校氛围与焦虑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同情则调节了压力心态与焦虑之间的关系。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GASS作为GAD筛查工具的稳健心理测量特性,还揭示了社会环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个体差异(如自我同情)在焦虑形成中的相互作用。这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支持和实证依据。尤其是针对中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干预,可以通过改善学校氛围、调整压力心态以及提升自我同情水平来有效改善焦虑问题。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氛围、心理韧性、敌意倾向对中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与干预研究”(CEAA22049)的资金支持。
作者简介:
张雪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近三年发表SSCI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
郝树伟,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漂浮疗法分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
供稿|郝树伟
审校|陈琦
排版|胡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