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专题活动

【学党史必修课之五】砥柱中流,力挽狂澜——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起全民族抗战号召。193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该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1937年7月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和中国全民族共同抗日局面的到来。8日,中国共产党发出全国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并主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中国必须、也能够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实施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坚定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在敌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开辟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成为了华北抗战的中坚力量。新四军也在华中敌后支援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稳定华中战局意义重大。敌后战场牵制和消耗了大量日军,为加速相持阶段的到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百团大战,“将日军主力吸引到自己周围,挽救了国民党战场的危机,支持了长期的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着58%的侵华日军和90%的伪军,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成为坚持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等武装,成为对日伪军积极作战的主力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承担着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4年初,各根据地普遍展开攻势作战,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标志着敌后战场已逐渐由战略相持阶段向战略反攻阶段过渡。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持续近两年的局部反攻发展成为全面大反攻,收复县以上城市250余座,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军52.7万人,消灭伪军118.7万人。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供稿:医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郭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