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迎党的生日、讲战疫故事、悟初心使命”——医学人文支部举办线上支部书记微党课和组织生活会活动

   2020年7月1日,医学人文支部举办了以“迎接党的生日、讲战疫情故事、悟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党员同志们分享了疫情期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情况,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王岳:疫情期间主持了中国法学会、北京市政府的两个疫情相关课题。这次全球疫情从宏观上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团结与稳定何等重要,在突发灾难事件面前,强有力的中央组织能力何等重要;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如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所说,我们必须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预警响应机制和传染病直报制度。坚持生命至上,是我们重大政府决策的试金石。

  

   苏静静:疫情期间为健康报、北京市党委前线杂志、光明日报、信睿周刊等期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有关疾病史、疫苗史、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和国际卫生条例的历史等主题,对疫情中的观察也深入了过去对全球卫生治理、国际政治、贸易、文化关系的研究。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全球应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各国政府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团结协作,坚定走多边主义道路,方为全球抗疫的人间正道。

  

   王一方: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艺报、中国医学人文、读书、财新杂志等报刊发表有关疫病心理,生死哲学主题杂文、论文近10篇,试图对新冠疫情中的医学人文内涵做出哲学透视,即做出近距离的观察,远距离的思考。剖析传播与防控背后的征服与共生,恐惧与敬畏,直接伤害与次生灾害等哲学范畴与张力。还有渗透其中的医疗伦理,职业精神等诸多技术与人文的交互性问题。如方舱医院:医患交往的理想国;ICU遗憾:重病床前无亲人;医生患者的共情共感,当医者脱掉白大褂,换上病号服;逆行者,利他主义的价值支撑。力求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有价值的哲思。

  

   陈琦:梳理医学史可以发现,历史不断在重演。不明传染病疫情出现时,一般都会经历社会恐慌,疾病污名化(国家、地区、个人),观点争论,强制措施,社会停摆,物质紧张,秩序恢复等过程。传染病的防治不可能一劳永逸,在疫情控制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其他民生问题。随着疫情的持续,我们要从最初的紧张状态过渡,适应与疫共存的常态化生活。

  

   潘龙飞:在疫情初期参与了中国科协和应急管理部共同牵头的应急科普项目,给出了利用网络大数据对于手机用户进行精准识别精准科普的建议。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原有的基层社会组织被打乱,基层的乡镇街道一级政府已经难以对于户籍人口进行有效控制,外出打工者由于工作长期不固定可能难以得到来自基层政府组织的有效科普。这时就需要利用互联网向他们精准发送信息进行科普,外卖小哥和滴滴司机等半自由职业者在此次疫情期间都因此受益。

  

   金俊开:疫情期间,本人开展了关于1910-1911年东北鼠疫期间俄国科考团报告的文本研究。该研究基于今年1月初赴俄罗斯收集的历史资料,还原了俄国科考团视角下该事件的历史肖像,着重分析了人类与鼠疫的缠斗、各国之间的纵横捭阖与俄国内部的团派斗争等三重矛盾的犬牙交错,相互制约,映射了满洲鼠疫事件的复杂性、政治性与社会性,特别是通过回溯东北鼠疫时期俄国学者的科学冲突之始末,对比当前仍持续发酵的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反思科学场域的结构性矛盾,揭示科学内在冲突在疫情“放大镜”下凸显的主要社会因素,洞悉科学冲突在疫情中的潜功能及其引发的现实危机。

  

   曾点:疫情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两项工作,一是参与医学史课程《人类文明与疾病演化》的教学,讲授了“鼠疫与文明冲突”一讲,通过回顾人类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中的文明冲突来反思本次疫情对世界秩序的可能影响;二是参与组织韩启德院士发起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并负责以赵延东教授的报告“疫情中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态度和评价:基于对湖北一万二千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础撰写专报。同时,作为本次疫情千千万万的亲历者之一,我进一步感受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进一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陈海丹:在教学上,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等课程,在课程中介绍了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问题、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专题。在科研上,主要关注新兴技术引发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特别是隐私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追踪和监测过程中,各地区、各国都使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如何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唐文佩:疫情是对全社会的考验,更是对科学事业的考验。对抗疫情,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良好契机。在此期间,完成中国科协“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建设”课题,申请到中国科协学风建设项目课题,希望为“科技报国,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理性质疑,学术民主”的科学家精神增加历史维度。疫情凸显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在医学无往不利时,人们往往重技术轻人文;而疫情使人清楚地意识到医学有限度,在做不了什么或做什么都无用时,人性的温度才是医学的初心。

  

   赵忻怡:在教学上,为本科生讲授《医药行业投融资简介》课程。结合疫情,介绍国内外相关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企业(如华大基因、九州通、吉利德、美敦力等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案例。医药行业的各个子行业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研发能力是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科研上,参与中国法学会疫情相关课题,同时作为负责人或参与者继续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姚靓:在疫情期间的课堂上比较和梳理了各国医疗体制的特点,传染病流行的经济文化因素,科学创新机制等,深刻认识到了医学和公共健康在科技之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纬度。在跟踪学术前沿和研究写作过程中,看到了媒体与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等之间复杂交互的关系。疫情相关的各种网络舆论显示,自媒体时代公众舆论是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政府如何正确引导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也正因为信息科技的发展,疫情期间的隔离和社交距离并没有过多妨碍学术交流和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因此,如何用好科技,活用科技,审视科技和反思科技是我们科技史和科技哲学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工作。

  

   李晓洁:疫情期间的感想:1.美国对于疫情反应过于滞后,且未采取有力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严控疫情,导致新增人数不降反增,贡献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感染人数;2.美国学者对于当前社会问题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讨论,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但很悲伤的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动和执行,很多讲座,与会学者流露出的伤感,心有戚戚;3.疫情也暴露出美国原有的社会矛盾,比如种族问题,贫富差距过大,自由主义盛行等,以佛洛依德的死亡为爆发点,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如哈佛大学各位教授联名上书,用实际行动支持黑人地位提升,如果因为这次事件,推动立法,改变黑人地位,则可载入史册,但不知此次运动是否会像“波士顿倾茶事件”一样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医学人文党支部)